2月5日,对于宁波援鄂医疗队成员们来说是一个庄严而难忘的日子。那天,共有9名正在驰援的同志完成入党宣誓,正式成为中共预备党员。这9人中,有6名都在邵玲的小组里,她是入党介绍人。面对鲜红的党旗,在这个特殊的时间,特殊的地点,当这么多并肩战斗的同事一起高喊:“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”时,邵玲的鼻头忍不住泛酸。那一刻,也许只有身临其境的她们,才能体会到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和分量!
邵玲是一位“85”后党员,也是一名在宁波市中医院呼吸内科工作多年的“老护士”。2020年1月24日,万家团圆的年三十晚上,正和家人一起“守岁”的她接到了医院要派遣她去驰援武汉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消息。没有任何地犹豫,也没有跟家里人商量,她就坚定地答应了下来。“并不感到意外,我是呼吸科的资深护士了,我不去谁去?”这是邵玲的第一反应。
启程:信心满满,团结一致应对一切困难
本以为家里两位年迈的父母会不理解,但让邵玲异常感动的是,他们都非常地支持。 尤其曾是村里党支部委员的父亲首先表示:“关键时刻,党员就应该先站出来!党和政府这么重视,只要做好防护,没有么可怕的。”邵玲的母亲也表示相信女儿,只是慈母多柔情,她的眼里还是有泪光闪烁……
1月28日,邵玲作为浙江省第三批赴武汉医疗队踏上征程。浙江省委副书记、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亲自为她和其它12位宁波队友壮行。当天落地武汉,入驻酒店已是夜里10点多,行李和物资是后面两天陆续到的。也许是舟车劳顿,也许是生理期快要来临,邵玲的腰痛突然发作了起来……
接下来的两天,大量物资陆续到达,作为小组长的她,不仅要收拾好自己的行囊,还要保证每一位成员的物资都分发到位。她没有跟队员说起自己腰痛的事,默默地撑着腰,强忍着痛有条不紊地搬运、整理。同组的男同志看到了,都非常心疼,主动上前帮忙。后来的日子里,每次分发物资,男同胞们都会主动过来搭把手。院领导得知邵玲腰痛发作的消息后,都非常关心她,打电话、发微信鼓励她、安慰她、还给她寄去了伤膏、止痛药、腰托、艾灸等,有“娘家人”满满的爱,她觉得异常温暖,现在她的腰痛也好转了很多。“出门在外,团队小伙伴总是互相帮助,非常给力!”邵玲的语气中充满了骄傲,察觉不出丝毫的辛苦和埋怨。
初来陌生的环境,总有人无法很快适应。团队中有位年轻的女同志由于心理压力过大,忍不住痛哭。邵玲得知后马上去安抚鼓励她,她搂着队友的肩膀,坚定地说:“只要我们团结一致,病毒很快就会被打倒!你要相信自己,相信我们的团队!”
“开战”:坚定信念,众志成城静候春暖花开
邵玲要进驻的是新开设的病房,所以前期准备工作很多。直到2月3日16点,她才正式进入隔离病房开始工作。进入之前,她就默默告诉自己:“我们这次来就是打仗的,无论多难,一定要坚持下去!”
在隔离区工作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防护等级的差别,从酒店到病区,要换三套衣服,三双鞋。4个小时下来,全身都会被汗水浸透,耳朵也被口罩勒得生疼,鼻骨上的皮肤仿佛随时都有可能磨破……雪上加霜的是,她在上班的第二天来了例假,为了不影响工作,也为了节省物资,她每天都是戴着尿不湿上班。“那几天生理期的不适加上腰痛,确实很难熬,但是我这个没几天就能好,比起病床上患者们的无助,我这点难受不算什么。”邵玲总是乐天派。
工作了近一周,邵玲和队员们面前又摆了一道难关:物资告急,防护服的存量不是很多了。作为组长,邵玲主动了解情况,安抚队友情绪,让大家相信组织。同时,和队长讨论应对方案。最终,他们决定调整排班制度,每4小时一班改为每6小时一班(9-3-9-3)。这样一来,相当于每天少了两个人上班,可以节约一部分物资,但每个班头加上来回路程、穿脱隔离衣、消毒的时间差不多要9个小时,这对于医护人员的体力、耐力而言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!“只能可以吃饭的时候多吃一点,吃饱了才能撑下来。我们不是来享受的,这个必须去适应!”邵玲表现得非常坚定!
守护:在隔离病房,患者的一切都由我们负责
“在隔离区工作,我们就是患者唯一的依靠!”邵玲这样说。由于家属无法来探视,所以除了治疗外,喂饭、烧水、倒垃圾、换衣服等等一切生活护理也必须由护士协助患者来完成。邵玲目前工作的病区共收治了39位病人,每班4个护士,平均每人照护9个病人以上,工作量可想而知,但是邵玲仍然会尽可能地与患者多沟通。因为很多病人刚入院时都有孤单、恐惧、无助的情绪。邵玲总会自我介绍说:“我们是浙江医疗队的。”虽然厚厚的防护服下,医护人员看起来都是一样的。但是每当患者听到这句话,总是会感激的连连点头,主动跟他们握手致谢。
有次夜班,凌晨4点半,一间病房骤然响起呼叫铃,邵玲和同事连忙奔了过去。只见一位58岁,身高175左右,体重将近170斤的患者瘫坐在地上,大口地喘着气。走近一看,患者由于腹泻,坐在一大滩粪便上爬不起来。邵玲顾不上脏,马上冲上去,跟几个同事一起把患者扶坐在凳子上。这时候患者血氧饱和度已经降到了58%,于是立即给他吸氧,渐渐地患者血氧上去了(90%),呼吸困难也明显改善。于是他们又把患者扶到床上,给他换了干净的衣裤、擦洗了身体。等安顿好病人,她们又把地上大滩的粪便处理干净、给地面消毒……直到一切全部忙好,才发现自己的隔离服和鞋套上都沾满了污秽的粪便,只能依次去清洁区更换。邵玲说:“那一刻患者的身边只有我们,不管再脏,我们都得给他处理,这是我们的责任。”
这样的事情虽不是经常遇到,但是对于很多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,大小便都是由护士协助在病床上完成。一位患者充满感激,哽咽地说道:“家里人也做不到这样啊!”但是在邵玲看来,这都是分内事。
病区里还有一位70岁的老爷爷,没有子女,相依为命的老伴也感染了住在其它病区。老人有些耳聋,每天总会喋喋不休地问自己的老伴怎么样了,但是让他说出老伴的名字又说不出来。邵玲为了安慰老人,总是说:“你家老太婆这两天也蛮好的,她让你也好好配合治疗,到时候你们一起出院回家。”邵玲不知道这样做是对是错,但是她想:如果这个善意的谎言对老人有帮助,她愿意这样做。
来武汉半个月,看到越来越的隔离病房开起来,越来越多的患者收治入院,越来越多的患者病情转好,邵玲觉得非常安心和欣慰。作为中医护士,她还带领一些轻症患者做“八段锦”强身健体,放松情志,深受患者喜爱。
这几天,《宁波260人医疗队出发驰援武汉》、《宁波包机运送396箱物资驰援宁波赴武汉医疗队》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,邵玲当然也看到了:“越来越多的同仁们来武汉会师了,我们背后还有如此强大的后援团,我相信所有的困难都是暂时的,胜利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!我们都会早日回家的!”